汇聚磅礴伟力 以团结奋斗铸就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辉煌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始终怀揣着强国之梦、复兴之愿,历经风雨沧桑,从未放弃对美好未来的执着追求,站在新时代的关键节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奋勇向前,实现这一伟大目标,需要汇聚起磅礴伟力,这股力量源自每一个人的拼搏奋斗,源自全体人民的团结一心。
历史的启迪:团结奋斗铸就辉煌篇章
回顾中华民族的历史,团结奋斗一直是我们战胜困难、走向繁荣的强大动力,从古代抵御外敌入侵,到近代以来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每一个阶段都闪耀着团结奋斗的光芒。

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全体中华儿女不分党派、不分民族、不分地域,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同仇敌忾、浴血奋战,无数英雄烈士舍生忘死,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最终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是团结的力量,是全体中华儿女为了民族尊严和国家独立团结奋斗的伟大壮举。
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工业战线上,工人们加班加点,为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挥洒汗水;农业领域,广大农民辛勤耕耘,努力提高粮食产量;科技工作者隐姓埋名,在艰苦的条件下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正是依靠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以敢闯敢试的勇气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从设立经济特区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每一项改革举措的成功实施,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团结奋斗,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和协作,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不同岗位上默默奉献,共同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
这些历史事实充分证明,团结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正是因为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才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书写出辉煌灿烂的历史篇章。
现实的召唤: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需要磅礴伟力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更加需要汇聚起磅礴伟力。
从国际竞争来看,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各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在科技创新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对我国进行封锁和打压,要突破这些瓶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就需要全国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集中力量开展科研攻关,我国的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到“嫦娥”奔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顺利实施,背后是无数航天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团结奋斗,他们来自不同的单位、不同的专业领域,但为了共同的航天梦想,携手共进、攻克难关,展现了强大的团队力量。
在经济领域,随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调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各行各业的企业和劳动者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制造业企业要加强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服务业要提升服务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广大劳动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只有形成全社会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国内发展来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这需要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加强合作,城市与农村相互支持,先富带动后富,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数百万扶贫干部深入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并肩作战,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开展扶贫协作,企业积极参与产业扶贫,社会各界广泛开展爱心帮扶,正是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充分彰显了团结奋斗在解决国内发展问题上的巨大威力。
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种风险挑战时,团结奋斗同样是我们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全国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奋战在抗疫一线;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为居民提供生活保障和服务;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开展科研攻关,为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广大群众自觉遵守防疫规定,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正是全体人民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我们才有效控制住了疫情,保障了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凝聚力量的路径:全方位激发奋斗活力
汇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全方位激发全体人民的奋斗活力,形成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良好局面。
加强思想引领是凝聚力量的重要基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使全体人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良好道德风尚,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为团结奋斗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完善体制机制是汇聚力量的重要保障,要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各方面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在经济领域,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在社会领域,要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中安心创业、积极奋斗。
促进社会公平是激发奋斗动力的关键,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也是激发人们奋斗热情的重要因素,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要提供更加公平、优质的公共服务,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都有通过自身努力实现梦想的机会,只有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搭建广阔平台是发挥人才作用的重要举措,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在科技创新领域,要加大对科研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建设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文化艺术领域,要支持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更多反映时代精神、深受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在各行各业,都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各类人才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加强团结协作是形成强大合力的必然要求,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各方的团结协作,要加强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打破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重大项目建设、科研攻关等方面,要组织跨部门、跨领域的团队,协同作战,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担当,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团结奋斗中创造新的辉煌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波澜壮阔,前景无比光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只要我们全体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汇聚起磅礴伟力,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望未来,我们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航天等前沿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努力取得更多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推动我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
我们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我们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投入,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我们要以文化自信为支撑,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文化创新,打造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呼唤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参与和奋斗,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书写中华民族更加灿烂的辉煌篇章!让我们以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和团结的力量,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