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会晤,构建多元合作新引擎 引领全球发展新格局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金砖会晤作为新兴经济体合作的重要平台,正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从首次会晤的开启,到如今不断拓展深化合作领域,金砖会晤见证了金砖国家携手共进的历程,也为世界经济增长与国际秩序变革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金砖国家这一概念,最初由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在 2001 年提出,特指世界新兴市场,2006 年,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外长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首次会晤,开启了金砖国家合作序幕,2011 年,南非正式加入金砖国家,金砖国家扩为五国,英文名称定为 BRICS,金砖会晤机制也由此逐步完善,成为新兴经济体加强团结协作、共商发展大计的重要舞台。

金砖会晤之所以意义重大,首先在于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劲推动,金砖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市场潜力,通过金砖会晤,各国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不断加强合作,在贸易方面,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贸易结构日益优化,各国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互利共赢,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为其他金砖国家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工业制成品;而巴西、俄罗斯等资源丰富的国家,则为中国等国提供了能源和原材料,投资领域同样成果丰硕,金砖国家相互投资不断增加,促进了各国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合作更是金砖会晤的一大亮点,新开发银行的成立为金砖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降低了对传统国际金融机构的依赖,增强了新兴经济体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话语权。
在科技创新合作领域,金砖会晤也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金砖国家在科技领域各有优势,通过金砖会晤搭建的合作平台,各国加强了在人工智能、5G 通信、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各国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开展联合研究项目、技术转移与共享等活动,推动了科技创新成果在金砖国家间的广泛应用,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在太阳能、风能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通过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合作,帮助它们提升清洁能源利用水平,推动能源转型,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金砖会晤对于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长期以来,全球治理体系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和利益未能得到充分体现,金砖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通过金砖会晤积极倡导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金砖国家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保持密切沟通与协调,共同发声,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权益,在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方面,金砖国家携手合作,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展现了新兴经济体在全球治理中的责任担当,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金砖国家共同承诺落实《巴黎协定》,积极推动绿色发展,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金砖会晤还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金砖五国分处不同大洲,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金砖会晤为各国文化交流搭建了广阔平台,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通过举办文化节、艺术展览、学术交流等活动,各国人民得以领略彼此独特的文化魅力,促进了多元文化的相互学习和融合,这种文化交流不仅丰富了各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也为金砖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金砖会晤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都给金砖国家的合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内部,金砖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也需要在合作中不断协调和磨合,但面对这些挑战,金砖国家始终保持坚定的合作信念,以积极的态度寻求应对之策。
展望未来,金砖会晤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金砖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将不断提升,金砖国家应进一步深化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在经济领域,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共同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带来的挑战;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在全球治理领域,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构建更加包容、普惠的全球治理体系。
金砖会晤作为新兴经济体合作的重要平台,已经走过了多个重要发展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不仅推动了金砖国家自身的发展,也为全球经济增长、科技创新、全球治理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金砖国家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携手共进,就一定能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大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金砖会晤在未来继续发挥独特优势,引领全球发展迈向新的征程,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